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继“211”、“985”之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旨在通过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
中心以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和药学、生物化工、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重中之重学科为基础,根据“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遵循“继承优化、创新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力量组建而成。2012年9月,中心获浙江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2013年5月,中心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9月,中心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中心为非法人实体组织;根据《章程》运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理事会成员单位由6家核心成员单位以及签订合作协议、遵守本章程的其它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国际创新机构等法人单位组成。中心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担任,执行主任由浙江省特级专家苏为科教授担任。
中心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核心成员单位,并吸纳美国IPS公司、美国UCI、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等国际创新力量以及华东医药、浙江医药、海正药业、华海药业、仙琚制药等一批制药龙头企业共同组建而成。
根据区域制药产业的重大需求,中心设绿色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药物制剂等3个研究方向和药效学、药品质量控制、药物安全性评价、环境友好等4个支撑平台。中心首席科学家由浙江工业大学沈寅初、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周后元、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侯惠民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
中心现有成员22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央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领军人才近20人,研究人员212人,管理人员9人。人员队伍的专业背景涵盖了制药工程、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个学科;1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创新团队入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中心长期坚持服务区域制药产业发展,先后共建了30余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并致力于半合成抗生素、维生素、抗炎药、抗癫痫药、心血管药物等原料药传统生产工艺的高新技术改造和合成技术开发;拥有有毒有害物质绿色替代、高效催化氧化、高效生物催化、资源综合利用、管式重氮化反应、现代缓控释制剂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物绿色制造特色技术,并推广应用于新型青霉素、维生素类、大环内脂类、头孢类等药物的生产。成果实施企业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强的卡马西平、萘普生、维生素D3、硫辛酸、井冈霉醇胺等15个大宗产品的生产示范基地,为企业创造了巨额利润,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1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评论文章 2 篇,受邀在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International上发表综述文章 3 篇。在未来的四年建设期,中心将围绕重大任务,继续加强原料药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改造,完成20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药物大品种生产工艺绿色化改造,协同骨干企业重点追踪研发15种以上治疗重大疾病的专利即将到期的药物大品种,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形成一批全球主导产品,着力打造现代制药模式,实现制药过程绿色化、低端原料药向高端原料药转型、原料药向制剂延伸。
中心拥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3项、省级教材和教改项目5项,国家级重点研发基地9个、省部级重点研发基地16个,在研国家级项目79项、省部级项目25项,与企业重大合作研发项目22项。中心通过开设绿色制药基地班,协同培养对接制药产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心以“做精原料药,做强制剂”为己任,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要求,主动对接区域制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两条主线,强化人才队伍、国际合作和机制体制改革三大保障,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建设成为制药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协同创新体,保障人民用药质量和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