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水工业网2月27日讯: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受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委托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环保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复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主要有:一是由于疫情防控管制、交通停运等原因,很多一线员工无法按期返回工作地;二是企业复工复产需保障员工所必需的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紧缺,造成复工审批时间滞后。同时部分企业出现产品滞销、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此外,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迫切希望能够在资金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以解决目前的困境。 疫情冲击导致人力不足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龙岩基地产能已经恢复90%,天津、宿迁等地也在陆续按下重启键有序复工。”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廖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员工短缺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廖伟坦言。非重点疫区员工隔离14天确定安全后可以返岗,重点疫区员工受疫情影响而不能到岗工作,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一些在建项目停滞或者延期完工。另外,廖伟也表示,“负责跑市场的员工由于疫情影响出不去,导致相关的工作也很难开展。”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142家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企业共有在建项目1419个,在建项目参与人数共26388人。截至2月10日,已复工及运行项目206个,项目复工率14.51%;已到岗人员7005人,到岗人员复工率26.54%。预计到2月底,复工项目556个,项目复工率39.18%,到岗人员14488人,到岗人员复工率为54.9%。参加调查的246家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职工总数39658人。截至2月10日,复工企业87家,企业复工率36.36%;已到岗人员13016人,到岗人员复工率32.82%。预计到2月底,复工企业157家,企业复工率63.8%,到岗人员28890人,到岗人员复工率为73%。
复工率不高,导致相关工作都无法开展。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都出现了防护装备尤其是口罩等物资紧缺的情况。大连东泰公司总经理殷国元表示:“虽然政府提供了一定量的平价采购份额,但仍有缺口,需要企业自行采购,存在一定的困难。”
开工不足导致资金压力
大连东泰公司是一家以处理工业废物为主的环保企业,此次疫情中作为后备力量,被大连市政府列为医疗垃圾处理的应急单位。
殷国元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公司已于2月10日复工,但是由于开工不足导致资金上仍存一定压力。虽然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上,特别是员工保险缴纳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上,殷国元表示企业还需要有专人来指导进行,让企业能切实用好这些政策,渡过难关。
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垃圾处理方面的任务,所以在疫情期间基本没有停产。同时,公司在武汉负责城市垃圾渗淋液处理,并肩负着火神山医院地面防渗漏处理的任务,即便算是正常运转,广泰源仍然觉得资金流方面有些吃紧。
公司总经理孙彤辉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一般与各地政府签订服务合同,所以回款都是走财政支出。在疫情期间,各地要么是财政回款流程走不通,要么是当地财政紧张,所以回款不及时,导致企业的资金比较紧张。”据了解,在大连市政府的帮助协调下,中国银行(3.600, 0.03, 0.84%)已经启动700万元的贷款给予支持,但公司资金仍有缺口。
业内专家表示,较弱的抗风险能力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或断裂。环保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对现金储备往往缺乏足够认识。受访企业均表示,希望能够在贴息贷款、减免企业税费、加大项目资金支持、解决融资困难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与帮助。
上下游企业相互影响
此外,由于受疫情影响,生产原材料及设备采购和运输供应一时难以到位,环保产业上下游相互影响也将导致业务受阻。
“由于全国都在抗击疫情,采购渠道正在变化,有些已经谈好的项目没有办法按时到位,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比如更换采购商或就近采购等。”华能罗源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庄将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殷国元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工业废物处理,企业业务与工业企业开工情况密切挂钩,因为工业企业开工不足,所以原料供应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左右。
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原料的运输问题,因为物流不通畅,生产原料无法得到及时供应,导致生产拖期,订单可能无法及时交付。”
大连建华污泥处理有限公司公司管理部部长华帅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困扰。华帅坦言:“由于企业还负责辽阳、盘锦等地石化企业生产废料的处理,但是由于运输的问题,这些企业的废料无法运至大连,导致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