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专访】“中国版防霾窗纱”研究团队

作者:《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发布时间:2016-01-21 

据环球网讯 为应对雾霾污染,国内也研发出了“中国版防霾窗纱”。这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玉兰所带领团队的研发成果。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对王玉兰进行了专访。
  环球时报:可否介绍下您这个团队研发的防雾霾窗纱的原理?
  王玉兰:这种窗纱最关键的材料是一层膜,叫做“核孔膜”,形象地讲就是在一层薄薄的塑料膜上有大量微米级微孔。这些微孔分布密度很高,一平方厘米,也就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就有几十万个微孔。而且,这些微孔都是直通孔,贯穿膜材料。
  孔壁的一些特殊化学性质使得孔壁及膜表面带有静电。我们知道,PM2.5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的总称,这些微粒悬浮在空气中,当它们通过膜材料时,在静电作用下,会被吸附在孔壁上。
  环球时报:防雾霾的效果如何?
  王玉兰:效果和这层膜的具体参数有关,比如在某些参数下可以做到100%防雾霾,当变换到另一个参数时,防雾霾效果就是98%。这些参数主要是微孔孔径以及材料的化学性质,均可人为控制。商业应用上,微孔的孔径从10纳米到几十微米都可以控制。 
  环球时报:谈到“核孔膜”,普通人总会联想到核辐射,这层膜的安全性、透气性和耐用性如何?
 
  王玉兰:安全性完全没有问题,核孔膜和核辐射完全是两个概念。核孔膜是用加速器把原子核加速到能量很高,然后轰击薄膜,所用原子核不是放射性核素,穿透薄膜后不会产生放射性残留。严谨起见,我们对膜的辐射性进行过监测和评价,结论是它是安全的。这层膜还是三类医疗器械的辅助材料,通过了生物毒性监测,是绝对安全的。
 
  我们采用的孔径一般是几个微米,而气体分子直径通常是零点几纳米,远小于孔径,因此透气性没有问题。
 
  这层膜的化学稳定性非常好,理想状况下,放10年都没有问题,但毕竟日常应用时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我们在外边加了一种纱网,以提高耐用性。
 
  环球时报:这种防雾霾窗纱是否量产了?成本大致在什么范围?
 
  王玉兰:现在已经有企业应用,但纱窗的量产还需要跟合作企业一起解决一些商用问题。在实验室,把一片膜的孔径、孔型精度都控制得特别好,没有问题,但要在几百万平方米的生产中保持高质量的孔径、孔型精度,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关于成本,还要考虑产量、规模、后期复合、加固等。
 
  环球时报:在这个项目上还存在哪些需要突破的地方?
 
  王玉兰:我从事核孔膜技术已经很多年,但把该技术用于防雾霾,是偶然间想到的。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个笑话,意识到雾霾真的是我们老百姓无法回避的问题。我觉得在技术层面,要进一步优化工艺,降低成本,解决好工程化问题,尽快大量推广应用,让百姓获益。
 
  环球时报:德国一家公司也推出了防雾霾窗纱,不知您有没有关注?
 
  王玉兰:有些朋友拿到了德国产品的样品,把一些数据反馈给了我们。在防PM2.5的效率上,我们的技术是远优于德国这款产品的。至于透气透光性,因为我没有看到实物,所以也不便评价。我觉得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层面解决问题,都会各有优缺点吧。

 

延伸阅读

去年底,据媒体报道,一款不用电源、安装方便,无后续费用,微尘阻隔率高达73.6%的一款来自德国的窗纱,受到网友的热捧。

据这款Trittec防微尘窗纱的发明者克鲁格先生介绍说:与甲醛和苯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室内不同,雾霾是自外而内的污染,这种窗纱采用“高磁纤维”材料制成,风拂过,会因摩擦产生不被人感知的负极静电,并长时间维持,绝大部分微尘携带负电粒子,在“负负相斥”作用下被阻隔在外。

Trittec防微尘窗纱是《在居住环境下由静电支持的花粉和微尘降低》科研项目的最新成果,该项目由德国经济部出资,发明者克鲁格先生是科研组核心成员,曾主持研发了保时捷和奥迪汽车空气过滤系统的Stegmaier博士及多位科学家也共同参与研发。

不过针对如此神奇的纱窗,也有媒体提出质疑,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带了一篇揭秘特写,全文如下:

“德国制造”神话遭质疑 防霾窗纱被指夸大宣传

“德国人再立新功,开发抗雾霾神器,瞄准中国市场。”一则描写德国微尘过滤窗纱的报道近段时间走红中国网络。报道称,2015年上半年,一家德国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窗帘展“RT”上,发布了一款微尘过滤窗纱。该窗纱被德国媒体誉为“一块神奇的窗纱”“欧洲花粉与微尘过敏人群的救星”,更有媒体称“这款革命性的产品将赋予生活在严重雾霾里的中国人自由呼吸的权利”。该“抗雾霾神器”的走红与管理咨询公司globeone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相呼应:中国受访者对德国品牌有着非常正面的印象,87%的消费者都表示“喜欢”或者“非常喜欢”德国品牌。不过,《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以上描述存在水分。而在过去,有关德国抗霾产品出现过不少谣传。

“抗霾神器”有水分

在中文网络和社交媒体走红的这款产品是“5 plus dust evo(第五代微尘过滤窗纱),生产厂家是德国Trittec公司。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这家公司成立于1995年,声誉不错,但并不著名,主打产品是驱逐蚊虫的门窗等,最近几年开始研发过滤花粉等的产品。

记者通过Trittec公司网站公布的视频和图片看到,“5 plus dust evo”和普通窗纱相比,网格密度基本相似。据Trittec公司介绍,该产品有两大特点:一是全球首创微粒过滤技术(PTF)(静电阻隔),也就是利用静电原理阻挡微小颗粒。二是利用德国高科技纺织技术,每条纤维都呈均匀的圆柱形,而经纬黏结的特殊处理,使得整个纱网外观精致,并且最大限度实现了隐形效果。

不过,当《环球时报》记者在德国人最常用的搜索网站输入“5 plus dust evo”时,发现在一年时间范围里,搜索的前10页信息,竟有72条是中文信息,而德文和英文信息只有28条。查看相关的德文信息时,发现很少有德国媒体报道,也没有查到关于“一块神奇的窗纱”“欧洲花粉与微尘过敏人群的救星”等描述。当然,Trittec公司网站上也没有类似描述。

国内流传的网文称,“5 plus dust evo”经德国实验室试验及柏林Chritie医院的“欧洲防过敏测试”,其微尘有效过滤达80%以上,花粉有效过滤达98%以上。但记者查阅发现,柏林没有Chritie医院,只有Charite医院。记者问了多名Charite医院皮肤、呼吸等科室的专家,他们也表示不知情。按照Trittec公司网站上的说明,“5 plus dust evo”有超强阻隔微尘、花粉及蚊虫的功能,实际PM1-PM3的微尘阻隔率在73.6%以上。此外,“5 plus dust evo”产品获得了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记者询问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机构的专家,后者对此予以证实。不过,蓝天使环保认证的结果是:豚草花粉过滤:82%;杂草花粉:93%;桦树花粉:78%;微尘:75%

Trittec公司中文网站称,“100%纯德国进口的Trittec窗纱产品当仁不让地获得了蓝天使环保标准的认证,也就意味着Trittec窗纱的材质相比国内产品的选料要严苛1000倍。”其理由是: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与其他认证相比,例如我国的一些认证,要严苛1000倍。比如油漆中有害挥发物的比重,中国标准是每升可含200g,而蓝天使标准是0.15g。这样的表述让德国多位学者难以苟同,认为不严谨。此外,欧洲过敏研究基金会(ECARF)为“5 plus dust evo”颁发了质量奖章,但局限于能够高效阻止花粉飘入室内。

雾霾下有商机,也有谣言

尽管如此,当《环球时报》就“5 plus dust evo”这款产品询问多位德国环保技术专家时,他们都表达了浓厚兴趣。“‘5 plus dust evo’技术有开创性,但效果有待检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保技术专家费德理乌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个房间的空气怎样能够被过滤成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也就是PM2.5颗粒物在24小时内的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不仅取决于窗户通风,还取决于房间的取暖等情况。而其微尘的有效过滤目前为75%,有待提高。”

《环球时报》记者也采访了Trittec公司,该公司新闻发言人卡特琳·波谢尔特表示,中国和德国是其产品最重要的两个市场。公司设有研发部门,目前有3名研发人员,他们也与其他的两个研究所合作研发。卡特琳说,目前公司没有在中国设厂,但在中国市场有合作机构,2015年在华销售量为50万平方米左右。她还表示,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原产地为德国的产品。

“这家企业的目标很明确,为中国研发抗雾霾产品,打开中国市场。”在德国一家环保企业担任技术专家的陈日晴对记者说,“这从其建立中文网站可见一斑。不过,这类产品的抗雾霾能力仍有限。其实,许多‘神奇’功能并不是这些企业说的,而是国内媒体炒的。”

近年来,雾霾污染引起广泛关注,“德国制造”抗雾霾产品也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德国《时代周报》称,抗雾霾生意在中国红火,每年市场价值达数亿欧元。整个行业都清楚,中国人为换取新鲜空气会不惜成本。

在淘宝等购物网站上,许多店家出售德国产空气净化器。像Venta空气净化器,被店家宣传为“均衡空气专家”,还有店家出示“德国权威报告”,指Venta空气净化器开机1小时后,“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自然衰减百分比高达70%左右”。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Venta公司技术服务部门负责人安克·彭多尔夫就此辟谣说,他们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无法过滤PM2.5颗粒,能过滤的微粒最小直径为10微米。“德国的空气质量和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很大不同,德国厂商没必要为欧洲市场生产能够过滤PM2.5的空气净化设备。”彭多尔夫说,“Venta等德国厂商生产的过滤设备主要针对欧洲大量的花粉或粉尘过敏者。但从技术理论上来说,生产能过滤PM2.5颗粒的产品不是一件难事。”不过,他坦言不知道哪些德国厂商正在生产这样的产品。

也有一些德国空气净化器生产商只针对中国市场。比如在淘宝等网站比较有名的某德国品牌,被店家称作“德国工学艺术完美体现”。该公司自称“产品的PM2.5净化效率在十分钟后能够超过99%”。但记者在德国查不到这家公司的地址,在德国亚马逊等大型购物网站也无法查到该品牌的空气净化器。

在德国,一个产品是否过关,要经过独立的质检机构检测。有德国权威的产品测试基金会专家对记者表示,该基金会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没推出任何有关空气净化器的监测对比报告,原因是德国和欧洲的空气没有过滤净化的必要。所以,中国市场的德国空气净化器质量也就没有“官方说法”。

“德国制造”深受中国人欢迎

“德国制造”的抗雾霾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甚至被神话,原因有很多。“环保技术是德国的一个标签。”环保技术专家费德理乌斯说,德国有全球领先的环保政策,对环保科技研发也大力投入,环保技术持续处于世界前列。德国环保企业也积极投入研发。

记者了解到,德国有1300多家“隐形冠军”,在各自的领域是全世界的“老大”。有些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被称为“小池塘里的超级大鱼”。这其中包括不少环保产品企业。

另外,德国企业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德国布伦瑞克艺术大学品牌专家鲍尔对记者表示,19世纪末,“德国制造”还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之后,德国进入“质量”时期。二战后, 塑造品牌成为“德国制造”的重中之重,还成立了相关的推广机构。

去年底,管理咨询公司globeone对中国、美国和德国消费者进行的“德国品牌形象”调查显示,尽管发生了大众汽车环保数据造假丑闻,德国品牌形象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仍很高大。在“保护环境和气候”以及“创新和高科技”等领域,德国品牌也优于日本和美国。

售后服务也是德国公司成功的法宝。不过,经济专家马库斯·巴托尔说,在中国销售的抗雾霾产品,许多不是德国企业直销,并不能体现这方面的优势。

“中国的神器也不少。”巴托尔说,新年前,他在网上买了一个自拍杆,小如钢笔,可伸长到80厘米。“这件产品就是‘中国制造’。家里买的手机、平板电视等智能产品也是‘中国制造’。中国不再像以前只做贴牌产品了。”在巴托尔看来,与“德国制造”相比,在低端技术产品上,“中国制造”已经领先,在不少高端领域已经赶超,但在中端如汽车、环保产品等领域,仍有差距。

 

(编辑:曹佳佳)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会员之家
浙江省膜产业协会  地址:浙江省文一西路50号   邮编:310012
浙ICP备15005510号-1 copyright 2014 浙江省膜协会 版权所有

 搜索
网站建设:博搜网络